医院概况
zs brand      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至今病因未明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持久的、系统的且比较固定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特征。慢性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狂)、急性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感应性偏执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心因性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及有害物质、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精神障碍状态。
      其中的感应性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的精神障碍,指两个或多个彼此接近的人同时存在类似妄想,所以又称为二联性精神障碍,属于心因性精神障碍范畴,颇为少见。该精神障碍的病因尽管尚未十分明确,但精神障碍不是由细菌传染的,目前病毒感染学说也没有说服力。然而,我们偶尔可见到精神障碍有近似&ldquo 传染&rdquo 的现象。其实,这不是精神障碍的传染,而是特殊素质的人相互感应造成的,称为感应性精神障碍。
      感应性偏执性精神障碍多见于文化水平较低或过幽居生活的人。典型表现是一个有固定妄想的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将其妄想传给其他个体,使之也产生类似的妄想。前者称为感应者,后者被称为被感应者。
      感应性精神障碍往往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族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兄妹、夫妻、师生等。原发者和被感应者生活在一起,表现相亲相爱,互相关怀,同情体贴,甚至相依为命,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其中,原发者在家族中多为威信较高、受人尊重、影响较大、占主导地位的人。
      继发者多为内向性或癔症性格的人,他们情感不稳定,易受暗示,意志薄弱,缺乏主见,一向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文化程度偏低、迷信保守的环境中,在遗传、病前性格等因素影响下,相互暗示、彼此影响,故出现了类似的精神症状。多是一个人先出现精神症状,然后把它传给别的人,继发者对原发者的精神症状很快相信,不加分析的吸收,产生相应的妄想内容,致使出现了感应性精神障碍。
另外,有一种癔症流行现象,多在集体场合下,如学校中,多数人集体同时或前后发作。一人患癔症后,周围的人目睹了发病情况,由于对疾病不理解,受迷信或不科学解释的影响,产生情绪紧张,再加上自我和相互暗示作用,多数人相继出现与原发者症状相同的癔症发作,如痉挛发作、躯体不适、呃逆、瘫痪、附体观念等,这就是癔症的集体发作或癔症流行。偶见于偏僻地区中小学中的女性学生,但成人也可发作。有人将此也归于感应性精神障碍的范畴。
感应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偶然、同时或先后发病,但彼此没有明显影响的病例。感应性精神障碍及癔症集体发作发生后,不必紧张恐惧、惊慌失措,可首先将双方隔离,转换环境,避免互相影响,防止妄想加剧,安排适当的环境,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师协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