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zs brand      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愈趋紧张,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抑郁症、自杀心理、性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临床心理学医师要接触众多的心理疾病患者,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心理问题,29日两位日本心理学医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并非性格内向才得抑郁症
      &ldquo 并非性格内向的人才得抑郁症。&rdquo 酒木保经过多年研究观察,发现患者在发病前的性格倾向,都是做事认真、追求。他们并不害怕失败,但总是认为失败的责任全在于自身,不能摆脱失败的阴影,终将自己压垮。&ldquo 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抑郁症患者却持续增多?&rdquo 对于记者的疑问,酒木保表示,这些做事认真踏实的人往往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他们往往将自身责任看得很重,终被责任压垮。临床研究发现,升官或者买房后,许多人患上了抑郁症。
      对于心理疾病的抑郁症患者,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ldquo 认知&rdquo ,让他们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例如买房子后不仅仅考虑还贷、修理、跌价等问题,还要看到买房的喜悦、全家人生活的欢愉。
      不要对抑郁患者说&ldquo 振作起来&rdquo
      表面上看,抑郁症患者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但内心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酒木保告诫说,千万不能对他们说&ldquo 振作起来&rdquo 之类的话。正确的做法是让他们放松,得到充分的休息。
      &ldquo 活着比死更难受,才会选择死。&rdquo 对于自杀者的动机,两位医师解释说,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但是自杀者容易把一个东西看得过重,一旦破坏或不如愿,往往产生自杀念头。
      医师们说,在临床中发现选择自杀的人大多对于一些东西仍抱有希望,对此他们会极力劝阻。自杀者往往喜欢给人以预告,&ldquo 这是想让人救他&rdquo 。喊着&ldquo 我要死&rdquo 的人不会自杀,只是要表达&ldquo 救救我吧&rdquo 。因此周围的人应该敏锐地感觉这些预告,并倾听他们究竟对什么感到绝望,并加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