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 医院概况

    zs brand

      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想要了解自身精神状况的朋友应该多了解精神健康方面的医学常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治疗精神障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及症状诊断,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诊断标准: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ldquo 阴谋&rdquo 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及其症状诊断介绍如上,这只是一些基本诊断依据,有相关疑虑的朋友不能单靠上述标准武断自身精神状态,因为由于致病原因及各自健康状况的差别,表现出的精神障碍症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患者们应该做到对症治疗,有疑问的患者还得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治。